欢迎访问儿童睡前故事!

王邦佐先生的为人、为师与为学

儿童睡前故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王邦佐先生的为人、为师与为学

  学者传记

  王邦佐,湖北武汉人政治学家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曾任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他也是中国政治科学学会副会长和顾问,上海政治科学学会会长

  撰写《政治学与当代中国政治学》,《政治学大纲》,《政治学词典》等书籍,教材,工具书近30部,发表论文150余篇1995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18年获上海市学术贡献奖

  一年前,2021年8月24日,王邦佐先生去世。

  作为著名政治学家,复旦大学教授,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王邦佐先生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政治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培养了一批复旦政治学者。

  一个学者的角色往往是多元的,即做人,当老师,做学问不同的角色是相互关联或整合的王邦佐先生也有做官的作用他曾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但是按照儒家的传统,做官就是当老师,我更喜欢用做人和为人师表来掩盖我老公官方的一面

  做某人的背景

  王先生出生在湖北省汉阳县的农村汉阳县就是现在的武汉市蔡甸区我和老公两次去武汉出差,我都陪他去过蔡甸离武汉市中心只有几十公里,但给我的感觉是一潭死水有一年冬天去,车进不去我走了很长一段路才到达王先生的家乡可是,那是在90年代

  复旦大学教授浦兴祖在纪念先生的文章中写道:

  王先生早年父亲在汉口做文员,母亲在老家务农,养育6个孩子小时候帮妈妈干农活,放牛——第一次听到老师放牛的时候,我同时看到了汉阳牛郎娃和上海师范大学校长的重叠形象王老师,我建议你将来写一本回忆录题目是‘从牛郎宝贝到大学校长’!老师笑笑,没决定我九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从那以后,我家每况愈下,两个弟弟也因为没钱看病去世了走投无路之下,母亲向在上海的姨妈和表姐求助她想让我当童工,但是她做不到,因为她小,不懂上海话她不得不找一所小学继续读六年级老师深情地回忆道,不久,上海解放了,人民获得了新生我用一级人民助学金读完了初中然后表哥联系了一家工厂,让我去做工人班主任朱老师知道这件事后觉得退学很可惜,并表示如果是经济原因,可以做一些经济资助表哥听了之后很感动,放弃了原来的安排结果,王先生得到了升中学,考上大学的机会后来过年的时候,不管刮风下雨冰雪,我都会去朱老师家拜年,直到她老人家去世

  青年时代的经历奠定了王先生的人生背景,是他人生的基本基调在他担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上海社科联党组书记期间,我多次陪同他出差当我们出差时,交通工具一直是经济舱和火车硬座如果火车旅程长,那就是硬卧是普通酒店的标间我们两人合住一个房间在北京和成都的几次,老公都坚持不打车,而是坐公交他还告诉我一个不应该让人信服的理由——公交车比出租车快因为这些经历,我一直以为他这个级别的领导享受的待遇和我是一样的

  有一次,他坐在我的普桑车里说,这车不错然后他和我争论说,坐公交车的目的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普桑车和豪华车不是一样的吗我告诉他也有房子住张家是茅草屋,李家是砖房能一样吗王先生仍然坚持认为差别不大

  2018年,王邦佐先生获得上海市学术贡献奖该奖项主要奖励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上海学者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出三至四名获奖者这被视为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荣誉上海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上,有一项议程是市委领导为学术贡献奖获得者颁奖当时王先生已经在华东医院住院一段时间了组织者给了我邀请王先生参加颁奖典礼的任务为此我两次去老公床边,跟他说我自己开车送你,他勉强同意了王老师一直很信任我,夸我车技好

  其实王先生对这样的奖项是很不屑的他说过很多次,自己没有多少值得回报的成绩,都是一起做的要不是这个奖项对政治学的影响,他甚至会拒绝参加这个奖项

  王先生的思想和行为都不是刻意的,也不必表现出我清正廉明的样子这就是他的背景,轻松,淡然,从容,愉悦

  当老师。

  2018年王老师获得上海市学术贡献奖后,有媒体以实事求是,留有余地为题对王老师进行了长篇采访,是我一生的行为准则由于担任复旦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等原因,王先生与多位校长有过不同程度的交往,并深受两位知名校长的两句箴言的影响实事求是,留有余地是谢希德校长给先生的寄语

  采访中有这样一段话:

  谢希德校长对我的影响也很深,我很尊敬她在我去师大当校长之前,我在复旦大学做过校长办公室主任有一天,我找到她,说,我走了你能给我留几句话,给我一些建议吗她答应了你总是说实事求是我说好,她说我再给你四个字,叫留余地

  这里之所以说谢希德校长对我的影响也很深,是因为苏校长的一句座右铭也对先生有很深的影响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苏校长也常说高徒出名师王邦佐先生经常提到苏老的话他对这句话的解读是,对我们老师的评价主要看你能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王老师对学生的培养,根本不是那种严格要求,压力重重的严厉作风,而是创造条件,积极鼓励,真诚帮助。

  当时政治学专业新增副高职称名额非常紧张为了保证特别优秀的后辈学者的晋升,王先生在拟定晋升名单时,特意把后辈的名字排在他之前幸运的是,两人都顺利晋升这个老师和学生同时晋升副教授的故事,一直被同行们津津乐道

  王先生早年应邀为上海大学社会学本科班讲授政治学原理课程讲课时,一位同学听得很认真,经常向王老师提各种问题这位同学本科毕业时,王老师积极和学校人事部门商量,让这位同学到复旦大学工作深造后来这位同学去美国读博士,成为知名的社会学教授,在政治社会学领域颇有建树

  王老师经常用挑战法鼓励学生,通常会说,谁的论文都通过答辩了,你还写不出来谁有职称,你不会吗如果这话被谁听到,可能会有误会

  我们读研究生的时候,如果有什么研讨会或者座谈会,我老公一般会叫我们去他家那天,我要去参加一个由市领导主持的座谈会我会听听专家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请你过来帮我一起思考一下我来说点事然后我们来个头脑风暴我相信过几天王老师的演讲一定会很精彩其实王老师的方法不仅丰富了他在会上的发言内容,也启发了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让我们有机会进入角色,提高了思考实际问题的能力

  王老师说,和学生打交道,最大的体会就是信任学生,和学生相处他对学生的慷慨和宽容感动了许多人王老师也说过,学生犯了一点小错误,我来承担责任一位多年前移民海外的同学曾经很感慨地跟我说王老师的学生就是王老师的学生这句话看似同义反复,但确实表达了真情实感,因为他遇到了王先生要承担责任的事情有一次,那个同学在校园里遇到王老师,他问,你为什么去你为什么很久都不来找我同学战战兢兢的回答:王老师,很抱歉来找你我犯了个错误智老师马上说,没事的我会为你作证当然,其实王先生提前知道了一些事情,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说得这么爽快但刚这么说,那位同学突然泪流满面

  王老师对学生的真心帮助,不是偏帮偏帮,而是希望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获得单位和社会的认可虽然王老师会尽一切可能帮助学生成长发展,但他不希望身边的人觉得某个人的成长发展是因为他的特殊照顾有时,他甚至直言不讳地说,如果人们都觉得你的职位或头衔是因为王的关照而获得的,这对你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王先生出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后,有意在上海师范大学设立政治学学科那年的一个周末的早上,王先生骑车来到复旦大学宿舍,说:好吧,来我那里吧接下来的几周,我老公让学校人事处处理我所有的转学关系在我正式加入师大的时候,我老公跟我定了三条规矩:第一,我相信你评职称的实力我会参加市里的见义勇为,不参加学校评优,不占用学校的名额,第二,在我担任校长期间,你不能参加各种评比活动,第三,我不会考虑你担任什么领导职务我深深感受到了真爱和深意

  王先生鼓励学生关心社会,特别是表达他们对中国政治建设和发展的见解王先生的理由也很独特他说,像其他任何事情一样,政治问题也是科学问题列宁说政治既是科学也是艺术,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现实社会中,政治也是最容易被谈论的领域王老师经常对我们的学生说,知道自己的专业,就一定要从专业的角度来讲,不然很多问题会越来越偏但与此同时,王老师也要求学生们把自己的专业词汇做到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都能理解他在检查学生的话或观点时,说得最多的大概就是:这种观点在圈内人看来没问题,但在圈外人看来会被认为有问题所以做一些调整

  学习信仰

  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就提出政治学等学科要补王先生在政治学补课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奠定了他在政治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王浦劬教授曾评价说:王邦佐教授长期从事政治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是改革开放后当代中国政治学的主要奠基人和奠基人1982年,为响应要求政治学迅速补课的号召,王先生在困难条件下主动请缨,主持并创办了第一届全国政治学讲习所,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学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现身,启蒙,播种的作用,从而直接推动了中国政治学的恢复,同时也奠定了上海政治学在全国重镇的地位

  我很幸运成为政治学补课过程中第一批被补上的学生之一。

  你来信的主要内容是,全国正在学习邓小平同志《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请尽快回学校仔细研究讨论先生,这是一本权威性的政治学教科书,是当前中国政治建设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然后,我们这些研究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回到学校,开了很多专题研讨会

  为了补课,王先生真的是想尽了办法补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补课应该补什么课这是他想得最多的问题

  我还清楚地记得我老公在课堂上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先生,补课的理由无非是理论和实践在理论上,由于我们多年来对政治学等学科的忽视,对很多问题的思考和研究都成了空白,在实践中,政治学等学科的缺失也可能是刚刚结束的文革的文化和思想根源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包括经济改革,还包括政治建设和发展为了有效地推进政治建设和发展,我们需要政治学的理论研究

  1982年复旦举办政治学讲习班,王先生是主要组织者从工作坊安排的主要课程中,可以感受到王老师对于补什么课的思考讲习班为参加者提供了六门主要课程,包括王邦佐和孙冠宏教授的《政治学原理》,徐宗石教授的《比较政治制度》,夏和周世礼教授的《行政学》,朱维铮和教授的《中国政治思想史》,李昌道教授的《基本法》,龚祥瑞教授的《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此外,还提供了一系列关于美国政治制度,政治家理论,西方政治思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中华民国政治的讲座当然,王老师关于补什么课的思考,事先听取了很多前辈和同道的意见据孙冠宏先生回忆,为了考虑在车间上什么课,邀请谁来上什么课,请谁来做什么讲座,王先生和孙先生跑了很多地方,见了很多人,两双皮鞋都跑光了当然,效果也很显著当时国内老一辈的知名政治学者都很支持,几乎都是被邀请去工作坊讲课

  补课的思想和实践直接影响着王先生对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和一系列理论问题的认识。

  80年代发表《马克思的国家学说》,《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大纲》等文章,参与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政治学词典》,《政治学大纲》,《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等,并不难看出王先生对政治理论的许多独到见解,以及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这些研究和讨论无疑为中国政治学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日益清晰,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构建做出了贡献

  政党制度在政治学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王先生较早地涉及了政党制度的一些基本问题1984年,陈先生与陈其仁,谭君九合著《美国两党制分析》一书,系统分析了美国两党制下民主政治的特点和演变这是新中国较早,较成功的西方政党制度学术专著1988年,王先生与胡玮炜合作发表了《中美政党制度功能比较》一文,指出了美国政党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影响民主价值的弊端,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如何避免这些弊端的问题在政党制度研究方面,王先生将生态政治学的分析方法运用于政党制度研究,探索了不同社会制度下不同政党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渊源,深化了政党和政党制度的研究,为我们认识和把握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政党制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启示林雪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西方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是这项研究的主要成果

  王先生对中国政党和政党制度的研究,不仅包括一般理论和对中国共产党的研究,还包括对民主党派和统一战线的研究199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王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从史学的角度,生动透彻地阐述了统一战线的政治性质,价值功能和意义,也突出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在统一战线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王先生认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共同选择,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该书出版后,有评论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系统的统一战线史,国内相关研究机构也有很高的评价王先生始终认为,研究中国政党和政党制度,不仅要研究中国共产党,而且要研究民主党派1986年,王先生与孙冠宏签约,在内部刊物上发表了《关于我国民主党派作用的思考》一文,分析了民主党派的参政,监督,服务和桥梁作用,提出了民主党派成员实质性参与,实现对民主党派系统化,组织化,全面化,法制化监督的建议这些学术思想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复兴与改革开放同步他在致力于政治学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建设的同时,还涉及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政治问题,包括干部制度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一国两制以及主权与权力的关系等今天看来,王先生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和思考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00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王先生的《政治学与当代中国政治学》,该书汇集了王先生60多年学术生涯的精华

  王先生对政治学的所有思考和探索,都源于他对学术的坚定信念,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日前,我丈夫弥留之际,我的老师正式告诉我,老师早在2012年10月22日就写好了劝诫:他走后,第一,不举行悼念活动,第二,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3.家里拒绝任何人来访,4.外地的亲朋好友不要来上海,5.遗体和器官捐赠石木还表示,先生于2016年8月26日再次住院,并特别说明2012年10月22日的劝诫继续有效很多人都很佩服先生的这种结束生命的方式,我也是,先生的学术情怀和家国情怀贯穿了他的一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

复制成功